首页 > > 通知与动态

“把大学办在社会中”———国家开放大学的故事

时间:2018-05-03     点击:0
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大学,其在校生数量超过350万,学生身份遍及各行各业,分布地域覆盖全国,办学规模之大,设置专业之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堪称罕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特种部队”,它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


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教师通过互联网开展手语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利用“国开O学派”学习


部队士官“不出营门上大学”


编者按


    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大学,其在校生数量超过350万,学生身份遍及各行各业,分布地域覆盖全国,办学规模之大,设置专业之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堪称罕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特种部队”,它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


    这所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的。“文革”结束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各类专业人才极度匮乏,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是扩大高等教育事业规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条捷径;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他毅然决定在中国创办广播电视大学。1979年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28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开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电大系统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千万本专科毕业生,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它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己任,践行“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在远程开放教育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揭牌成立,从此开始了新的征程。目前,学校已形成由总部和44个分部、1125个地方学院、3419个学习中心组成的,立体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组织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特别的存在”。


    具体说来,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


    这是一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大学


    “我是库尔勒市东方社区的一名计生干事,国家开放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通过云教室,同学们可以实时收看远在乌鲁木齐和北京的老师授课,还可以直接对话,我们都很激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大2014级法学本科专业(维汉双语)学生米日古丽·吐曼情不自禁地说。她所说的“云教室”,是互联网和传统教室结合的产物,可将遥远的物理空间化为零距离,远程交流触手可及。

实现教育资源空间全覆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作为一所突破了时空制约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特别关注为教育不利地区和人群提供教育服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云教室”的战略规划。“云教室”项目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均衡,成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应用的开路先锋。


    2012年5月21日,国家开放大学首个“云教室”在北海电大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15年底,国家开放大学以总部援建、总部分部共建等形式,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累计建成314间云教室和21间控制中心,覆盖22个分部。“云教室”实现了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的互联互通。作为最先进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典范,“云教室”可实现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网络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缓解边远地区师资不足等问题。


    “云教室”仅仅是国家开放大学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冰山一角”。为适应大规模学习者同时在线学习的需要,国家开放大学与中国电信和阿里巴巴合作,搭建了以学习系统、管理系统为主的远程教育云平台,通过PC、手机等各种终端接入,实现了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和一站式访问。经过几年的试点,已具备支撑400万学生大规模在线学习的能力,初步实现教、学、管、研、服一站式和一体化运行。学校还研发了移动互联学习终端“国开O学派”,在湖南为8000多名农民学生发放,探索移动学习模式。

目前,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依托电信等部署基础设施、基础网络和数据中心,国家开放大学已形成了“云、路、端”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模式,一所“互联网+”大学正在展现新容。


    这是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感谢国家开放大学的接纳,让我圆了大学梦。知识的积累让我充实,学历的提升让我自信,这对我的训练、比赛乃至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回忆刚刚过去的里约残奥会,2016年度CCTV体坛风云人物获得者、残奥会3金获得者荣静这样说。


    荣静1988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华冲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小儿麻痹症而右腿行动不便。2004年进入江苏省轮椅击剑队从事击剑运动。2014年荣静进入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连云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在完成艰苦训练任务的同时,荣静没有忘记“国家开放大学学生”这一身份。每天训练结束后,她都会登录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进行在线学习。


    为了支持像荣静这样特定人员的求学梦想,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人人皆学的教育理念,国家开放大学坚持面向基层、农村和边远民族地区的办学方针,关注新型职业农民、部队士官、残疾人、少数民族和老年人、妇女等特定群体,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家开放大学350万在读学生中,农民大学生20万、部队士官学生12万、少数民族学生27万、残疾人大学生6000名;70%的学生来自基层,55%的学生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2004年成立的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逐步形成了各级分院与当地残联合作办学的模式,面向全国残疾人开展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他们提升素质、掌握技能、融入社会、寻求发展提供相应支撑,为提高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开辟途径。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总参学院、空军学院积极服务学习型军营建设,使部队士官“不出营门上大学”的梦想成为现实。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放大学还承担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了大量“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型职业农民;近期即将启动“革命老区和长征沿线地区贫困县教育扶贫计划”,资助培养一批村官和新型职业农民,结合区域经济结构和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作为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求学圆梦行动”项目的载体之一,国家开放大学“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探索了“送教进企业”“学习不脱岗”的新型学习方式、“政府补贴上大学”的激励机制、基于网络学习的新模式,圆了很多产业工人的大学梦。2016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与麦当劳(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打造“麦当劳圆梦大学”计划,为其2200余家店面的12万余名职工提供非学历和学历一体化设计的教育服务,探索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型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此外,国家开放大学还于2015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老年开放大学,面向老年人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


    这是一所拥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你我身边”的大学


    北京时间2016年7月20日下午4点,伦敦时间上午9点,国家开放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通过网络进行了主题为“五分钟与60秒的对话”线上互动交流活动,双方就如何通过促进微课程建设品质与水平展开了深入交流。当得知中国国家开放大学的五分钟微课程已完成了18921集,总时长高达114000分钟时,英国开放大学媒体部部长AndrewLaw说:“难以置信!这个数字简直太庞大了!”


    “我们的五分钟课程项目旨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些微课程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部负责人如是说。


    作为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从2012年10月开始探索建设名为“五分钟课程”的开放式在线学习项目。在这个网站上,每个知识点都被浓缩成五分钟左右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以视频为主,学习者可以方便灵活地自主学习。在这个网站上,学习者既可以通过《教你学做基本戚风蛋糕》这样的视频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水平,也可以通过《合唱知识》等音乐课程来丰富自己的艺术生活。学习者可以畅游在学习空间、专题、名师、机构频道、个人分享区等不同的学习板块间,这些板块如同小秘书一样帮助学习者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辨别学习兴趣,还可以寻找学友。在“名师”板块,学习者可以零距离和名师大家接触,一览他们授课的风采;在“专题”板块,学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系统理解某一理论;在“培训”板块,学习者可以参与到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中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分钟课程的前世今生。


    湖北网友“老生常谈”说,“我当时在上国家开放大学的金融学课程,很多知识点枯燥难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罗斯福的三个面包》这个微课程,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来看似晦涩的边际递减理论还可以讲得这么形象生动。”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在“五分钟课程网”上观看经济类系列片,“五分钟的时长特别合理,我在地铁公车上就能完成一个课程的学习,夹缝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了”。


    五分钟课程网已经成为优质的微、小课程资源汇聚、共享和学习的公共平台。目前已有3万门五分钟课程上线,满足老百姓在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提升大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除了五分钟课程这样的微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站上,学习者还可以寻觅到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营养套餐”,以及找到让自己放松的“现磨咖啡”。在这里,学习者不但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先哲对话,也可以穿越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聆听耶鲁大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国内精品课和国外公开课,各种资源应有尽有,满足学习者的不同口味。


    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真正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教育理念,国家开放大学形成了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机制与模式,在全国设立了247个数字化资源分中心,建设了3万门五分钟课程,集聚国内外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等教育机构优质网络课程4.4万门;建设学校精品课程280门,“三农”课程、西部特色课程12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6门;开发数字图书馆,电子书280万种,中文期刊2.8万种,外文图书38万种,面向全国办学体系共享,资源总量达30TB。此外还建设了中国普法教育网、大学生村官学习网、滇西学习网等一批网站,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这是一所以“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特征的新型大学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小赵,在工作中不时会碰到由于医患矛盾所引发的法律纠纷,最近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修法学专业课程,一方面为了自我保护,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每天在手术室里就像一场战斗,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充电。但现在的远程开放学习,让我把每天上下班乘地铁的两小时‘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了起来。”携带着国家开放大学定制版的平板电脑,空闲时登录学习网学习,已成为赵医生的“新常态”。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学习服务,学生只要登录,就可以在这里享受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全方位的服务。学习网是国家开放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六网融通”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国家开放大学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发生,保证学习过程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在探索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支持”“网络考试测评”以及“网络教务管理”的统称。


    国家开放大学目前已为350万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在这里可以实现个人信息管理、课程学习管理、校园活动管理功能,使用的学生达148万。为适应学生基于网络学习的需要,国家开放大学借鉴MOOCs理念,投入资金约8000万元,正在建设320门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进度、学习评价等于一体的“网络学习课程”,目前150门已建设完成并上线运行。“网络教学团队”是以课程为单位,跨地区、跨部门的教学队伍,这支教学团队基于网络协作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国家开放大学还建有覆盖全国的,一站式、一体化的,一线座席、远端座席、专家座席相结合的“云呼叫”远程接待中心,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查询、选课指导等“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学校还推出了适应在职成人学习特点的“网络考试测评”,改变了传统“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探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终结性评价和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评价。与之相伴随的是,学校大力积极推进“网络教务管理”新模式,将逐步实现从招生、注册、选课、学习到考试的“一站式服务”。


    在“六网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以注册自己的账号,建立自己的专属空间,记录学习进度甚至预约考试,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在这里,学习不再那么无聊和吃力,边学、边玩、边交朋友正在成为一种可能。


    这是一所认证方式灵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学


    康会是安徽靓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国家开放大学会计专业的学员。2013年,她申请参与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安徽认证分中心实践试点的学分认证,成功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转换为4个学分,替代了投资分析课程。

“学分转换的办法很好,在我们学生中间很受欢迎。”在如期拿到毕业证后,康会欣慰地说,“我们已经迈入社会,边工作,边学习,还有家庭要兼顾,时间有限,学分认证和互换项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学习,降低了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探索性的教育改革。”


    “学分银行”模拟和借鉴了银行的特点,把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为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畅通终身学习渠道,国家开放大学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为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授予相应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限。学校积极开展学分银行理论研究、制度框架研究和比较研究,组织国家部委、行业、高校、中高职、培训机构、社区、区域学分银行等55个单位参与实践,在对15个国家、地区的学分认证与转换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学分银行制度模式和“框架+标准”的技术路径,完成了学分银行制度架构设计,并推动实践探索。


    截至目前,已推动成立了由6个部委行业、6所开放大学等12个单位组成的学习成果互认联盟,建立了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在全国设立了67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认证点),覆盖30个省区市、19个行业,建立终身学习账户430万个,实践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开放大学之间的学习成果认证试点,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搭建了立交桥,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建设模式正在形成。


    随着学分银行的逐步完善,未来的国家开放大学将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成果,以及平时的工作经历,全部通过学分银行转换成学分,积累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兑换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有所教,从而为搭建国家层面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经验。


    “敬学广惠,有教无类”———国家开放大学一直在坚持。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为办学宗旨,以提升国民素质和幸福指数为价值取向,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国家开放大学努力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各项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前发布的《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学校“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为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作出新的贡献”。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表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把大学办在社会中,这就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2017-03-07人民政协报)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大楼